产妇在产后1~2日内,由于身体阴血骤虚,经常会有轻微发热的症状,2~3天后身体会自然调和。除此之外的发热,都应视为异常。但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正常发热和异常的发热,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后10余天内经常出现发烧的现象,产妇心里很不安定,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致病细菌侵袭产后子宫内的创面并扩散到生殖器官或盆腔其他部位,引起的炎症反应。产后发热怎么办?
产后发热,产科病症之一。出《医学纲目》。表现为产妇分娩后持续发热,或突然高热,并伴有其他症状。常见的为外感、血虚、血瘀、食滞、感染邪毒等因素引发。产褥期(坐月子)内,出现发热持续不退,或突然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者,称“产后发热”。
饮食应注意阶段性食补
产后坐月子须按照身体恢复的情况来进补,第一阶段(产后1~7天)以代谢、排毒为主,可以食用麻油猪肝、炖鱼汤、生化汤、红豆汤、糯米粥等;第二阶段(产后8~14天)以收缩盆腔及子宫为主,可以食用麻油腰花、时蔬、黄豆薏仁饭等;第三阶段(产后15天~月子结束)才开始真正滋养进补,可食用麻油鸡、花生猪脚、蔬菜、水果等。
而值得提醒的是,通过进补调节体质的一大原则就是“温和的热补”。中医说,“产前要凉补,产后要热补”,其实指的是温和的热补,而不是猛补。如慢火烘焙的纯正黑麻油以及爆透了的老姜,都属于产妇可选之温和热补食材。
收缩腹部并防止内脏下垂
想调整体型,坐月子是个很重要的时机,更重要的是,坐月子期间必须特别注意防止“内脏下垂”,这可能是所有“妇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所以这时必须勤绑束腹带,束腹带可以收缩腹部,防止内脏下垂。束腹带材质比较好选用无弹性、可吸汗透气的。一般市售束腹带多以松紧材质制成,无法支撑内脏,如果材质不透气,容易造成腹部湿疹,甚至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
温馨提示:已发生子宫脱垂的病人宜采用中西医结合,及治疗、营养、休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在治疗方法上可分:使用子宫托,内服中药,针灸,熏洗等非手术疗法及手术修补。因手术后对再次分娩有一定影响,故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病例及不再生育的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