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孕妈妈们消耗大量气血,因此产后进补很重要。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然而,新妈妈们的体质各异,进补方法也千差万别,有针对性的进补,才能最大程度的恢复健康。为避免新妈妈产后进补不当,小编来讲解产后如何正确进补。
产后1周:代谢排毒
产后第一周,饮食上要清淡,多食用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避免油腻滋补食物。因为此时新妈妈的体力很差,全身水肿未消,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尚未恢复,而且此时也是恶露大量排出期,所以这一阶段进补的重点是帮助肠胃功能恢复,补充体力。
产后2周:养腰固肾
随着子宫入盆腔,脾胃功能的恢复和内脏的复位、收缩,便是本周食补的重点。
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脾胃调补到位才能帮助新妈妈吸收营养;建议此时多吃腰类食材(猪腰、羊腰、鸡肾等),强腰固肾,帮助内脏和骨盆腔收缩,减轻腰酸背痛。
产后3周:滋养泌乳
随着新妈妈的机体功能逐步恢复,宝宝对母乳的需求也逐步增加,这个阶段可以食用催乳的汤药。要想分泌出营养充足的乳汁,饮食是最重要的因素。产后调补得宜,气血顺畅,奶水就会源源不绝。
产后4周:改善体质
这是新妈妈迈向正常生活的过渡期,体力、肠胃、精神都已经恢复良好。这一周最重要的是巩固坐月子成果,同时逐步向正常的饮食过渡。由于分娩时排除了体内废物,妈咪在整个月子期间若能好好调养,原本的妇女病、生理期不调,手脚冰冷的情况都会改善许多。
温馨提示:产后进补不等于大吃大喝,调理得当、合理膳食非常重要。新妈妈们可以参考小编的进补方法,合理饮食,尽快恢复体能。
友情提示: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或者拨打24小时咨询热线029-853838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