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眼屎妈妈该如何应对?在晨起或早晨洗脸时,会发现在眼角处有少量的分泌物存在,这与夜间睡觉时眼睑运动减少,泪液分泌减少,排出迟缓有关。正常的眼分泌物主要大多为透明或淡白色,平常不易察觉,由于分泌物量小,并可及时从泪道排出,不会引起眼部不适。而当眼睛发生某些疾病时,眼分泌物就会发生数量或者性状的改变:
1、水样分泌物:为稀薄稍带黏性的水样液体,这种分泌物增多往往提示早期泪道阻塞、上火等。婴幼儿由于鼻梁骨发育尚未完全,部分宝宝可能有内眦赘皮,伴有倒睫,常引起眼部刺激症状,并有水性分泌物增多的现象。约2%~4%的足月新生儿有泪道阻塞存在,大多数可在4~6周内自行萎缩,所以妈妈们可先行观察,并且要清洁宝宝的双手,定期修剪大人和宝宝的指甲,可以减少细菌感染眼睛的机会。如果宝宝兼有大便干燥、小便黄、舌苔厚腻等上火的症状,可以配合清热泻火、消食导滞的中药治疗。
2、黏性分泌物:表现为黏稠白色丝状物质,与常用的胶水性状十分相似。若黏脓性分泌物为较为黏稠的,略带淡黄色的物质,这类分泌物增多,应考虑结膜炎的可能。
应对方法:
1)局部滴抗生素眼药水和眼膏可改善症状,结膜冲洗有助于炎症消退。
2)给宝宝多喝水,并注意观察所食用的奶粉对宝宝消化功能的影响。
3、脓性分泌物:如果双眼发现大量脓性分泌物并伴有黄绿颜色,高度提示淋球菌性脓眼病,俗称“脓漏眼”。
应对方法:
1)通常在新生儿出生时,医院会用1%的硝酸银溶液点眼,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但在非正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感染此病的机会增大。
2)青霉素类药物对此病有效。为避免交叉感染,应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4、血性分泌物:如果发现眼部分泌物呈淡粉色或明显的血红色,应该考虑眼睛受外伤。若眼分泌物呈淡粉或略带血色,应考虑角膜溃疡。
应对方法:
1)角膜溃疡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影响视力,甚至因病变控制不良出现角膜穿孔。一旦诊断角膜溃疡,应立即用足量的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阻止溃疡扩大。
2)治疗时须在眼局部及全身同时用药。
如何给BB滴眼药水?背着光线水平将宝宝抱起来,轻轻地上下摇动他的上身和头部,他会自动睁开双眼,这时妈妈就可手持眼药瓶,将药水滴入宝宝的外眼角,而不要滴在黑眼珠上。点药时瓶口离眼要保持2厘米左右,不要让药瓶口碰触宝宝的眼睫毛或下眼睑,以免宝宝将眼睛闭起来,而影响滴药。每次2~3滴即可,滴后松开手指,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提宝宝的上眼皮,以防药水流进鼻腔。若双眼均需滴药,则应先滴病变较轻的一侧,经后再滴较重一侧,中间比较好间隔3~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