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宝宝裹成“粽子” 小手不会抓握
很多麻麻担心宝宝受凉,会把宝宝裹得严严实实的,连小手也不能露出来,从早到晚都得戴上暖暖的手套。其实,宝宝穿太多太厚,反而容易降低抵抗力,还会妨碍宝宝的小手学习抓握的动作。尤其是秋冬季节出生的小宝宝,一直戴手套直到来年开春,5、6个月从没接触过外界,手掌还保持着新生儿阶段的握拳姿势,根本不会抓握东西。
一般而言,宝宝2、3个月开始就会有意识地抓握自己的双手,并且会尝试性地去触碰他面前的东西。而宝宝的手臂短,若穿太多裹太紧,双手不能正常活动,也不能两手互相抓握,就会造成精细动作明显落后。
手的技能对宝宝的智力开发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手的最基本技能,抓握能力又是衡量宝宝脑部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粑粑麻麻尽量不要让过多的衣服阻碍宝宝小手活动,在室内时脱下宝宝的手套,并且经常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吸引宝宝抓握,有意识地训练宝宝双手的技能。
6-8个月:家长事事代劳 宝宝不会爬行
先会爬再学走,这是每个宝宝的普遍发展规律,可却有些宝宝从不会爬行,就已经会开步走了。出现这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家长担心宝宝乱爬,容易碰到边边角角而受伤,又怕宝宝在床上爬掉下来摔伤,于是时刻都安排专人看护,不管宝宝要什么,都直接拿给他,从不让宝宝操心动手。
麻麻们可别羡慕这些孩子哦。未学爬先学走的宝宝,步行的方式一般都会出现偏内八字的现象。这是因为宝宝没爬过,脚的拇指比较弱,而且不懂得用脚跟先着地,走路的时候会晃来晃去的,缺乏力量。另外,在遇到快要摔倒的情况时,会爬的宝宝明显比不会爬的宝宝懂得自我保护。
其实,爬行可以说是宝宝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步,在爬行的过程中,宝宝的手、眼、脚各个器官协调配合,有助于促进空间智能的发展。宝宝爬行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肌肉群,多爬行有助于促进宝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爬行的好处多多,粑粑麻麻不应该限制,从宝宝能够独坐开始,麻麻就需要为宝宝营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爬行的空间,并且用宝宝喜欢的玩具吸引宝宝去够它,慢慢地宝宝就学会爬行了。
8-9月:麻麻管太严 宝宝精细动作不过关
我们所说的精细动作,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宝宝用手指拿捏一些细小物品的动作。宝宝精细动作的锻炼,对宝宝大脑发育和各方面协调能力有促进作用。而宝宝锻炼精细动作,固然需要用到拇指和食指,只有这两个手指头能够对准,才能拿捏其细小的物品。
然而,由于很多粑粑麻麻担心宝宝拿起小玩具、小物品放嘴里造成卡喉,他们往往会把这些小东西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一旦看见宝宝碰到这些小东西,就会一把夺过来。因此,这些宝宝到了8-9个月,拇指和食指都还不能准确地对起来。
为了不让宝宝误食异物而不让宝宝抓拿小物品,结果影响了宝宝的精细动作锻炼,这就像捡了芝麻掉了西瓜。宝宝要锻炼精细动作,最基础的就是要学会对手指。粑粑麻麻不妨放手让宝宝去练习,只要有大人在场,就应该有意识地用一些小物品吸引宝宝,训练他用大拇指和食指协作抓取这些东西。为了安全起见,若没有大人“盯着”,这时家长可以把小物品拿走。
小编总结:粑粑麻麻对宝宝的爱护无可厚非,但是,再深的爱也不能以延缓宝宝的成长发育作为代价哦!作为宝宝的养护者,粑粑麻麻应该大致了解宝宝的发育规律:大动作是“二抬(头)四翻(身)六会坐,八爬(行)十站周岁走”,精细动作是“三玩手,五抓手、七换手、九对指、一岁乱画”。粑粑麻麻应该根据不同月龄宝宝的需求给予宝宝相应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的成长发育跟上节奏,而不能为了大人照顾方便,爱护过了头,而阻碍了宝宝的正常发育。